(资料图片)
“去年秋季由于雨水过多,下种迟了,所以今年耽误了时间,不过再有一周时间,差不多就能收割了,你看这些小麦长势还不错,希望到时能顺利收割。”6月15日,站在自家正在变的金黄的麦子地里,45岁的王峰熟练地拔出一穗麦子,用手捻开向记者介绍。
王峰所在的汾阳市贾家庄镇董寺村,包含董寺村和太平村两个自然村,地处汾阳市东北7公里处,北靠汾酒大道,南邻贾家庄。全村区域面积4587.78亩,耕地5330亩。村东307国道链接线南北纵贯,交通便利,土地平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这一优势,该村大力发展集体面粉厂,生产的无公害面粉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与村内原焦化厂厂区的出租收入及合作社收入一起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一背景下,王峰决心发展农业,不仅将自家的16亩地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流转了附近村民的80亩地,种植玉米和小麦。
“今年一共种了10亩小麦,马上就到收割季了,还有80多亩种了玉米,全部采用套种种植模式,为了方便收割,我把每一垅都设置成收割机的宽度,提高收割效率。”王峰告诉记者。
从进入农业产业的那一刻起,种子、种植模式、管护、收割等大小事项都需要他认真应对,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借助汾阳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农业托管模式尽量降低种植成本之外,王峰独树一帜,在村内独家引进套种技术,将玉米和小麦间隔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增加了农业产值。
“虽然我们有一部分土地可以纳入托管模式,但大部分地都需要我自己打理。玉米省事一点,除草、施肥、防虫管护次数比小麦少,但每次都需要我们夫妻二人一起上阵,就这样一次也得十多天的时间。”王峰说。
6月25日,第33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今年的活动主题被定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对于农业收入已占到家庭收入大头的王峰而言,说起耕地的保护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远超一般人的体会。
“集约利用土地离不开科技的研发和投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积极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努力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峰感慨着说。